光阴的故事丨假如重回35年前的毕业季浏览:11次 发布日期:2025年06月10日 |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90年毕业的学子离开母校已经整整35年。2025年,母校也将迎来40周年的校庆。李燕老师在87土建群中发出的一则“各位校友好,为迎接40周年校庆,学校现在正在征集‘光阴的故事——文字或视频影像类’素材,请大家广而告之”的消息,让我想起了烂柯山下曾经的青葱岁月,想起了独属那个时代大学生的光阴故事。 我迫不及待地翻箱倒柜,查找曾经承载着大学时美好记忆的物件:一张照片,一枚校徽,一张饭票......等等,然一层层、一间间、一遍遍,翻遍家里犄角旮旯,却没有找到想要的东西。就在我最后决定放弃的时刻,在一个书架的顶层却意外地发现了一只很容易被忽视的旧档案袋,打开一看,里面果然藏有我想要的物件:一本烫金的红色毕业纪念册、一张校园个人生活照、一本用三年时间记载50几首歌曲的笔记簿。 当然,最令我高兴的就是这本烫着金字的红色毕业纪念册,因为里面记载着老师和同学们珍贵的毕业赠言。我按捺住激动的心情翻开毕业纪念册,仔细地搓着每一页泛黄的纸张,一字一句地重温着35年前老师和同学们留下的宝贵赠言,真怕不小心会遗漏了哪段珍贵的文字记忆。 毕业纪念册的扉页印着“友谊长存”四个字,第二页有个“节选”文字,其中有下面这么一段话,仔细阅后深有感触,但记忆中好像从来没有好好地看过,也没有认真地想过: “当我把手伸给你的时候,请你不要说再见!我不是为告别而来的。我是为我们将来有一个更美好的再见,才把手伸向你的。” “让时间冲洗掉我们之间的误会和怨恨......而让分离的怀念,使我们的友谊,像阳光永远令人温暖。” 就这样翻着、阅读着,老师、同学们的赠言不断地映入眼帘。老师们的赠言发自肺腑,透着智慧,既有美好的祝愿,也有生活的哲思,还有对我最真切的评价,虽语言简短,但言简意赅,意义深远。同学们的赠言,就像个万花筒,人人有特色,个个显风采,有写友谊的、有写期盼的、有写感悟的,有的同学赠言还夹带着些许“似熟未熟”的忧伤。 班主任吴以莉老师对我“不善言辞而认真”的评价恰如其分,读书时如此,工作了我也一直没有改变。陈新才老师“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则是财富”的赠言,是经时间沉淀的智慧,是难得的金玉良言。张志老师没有句号的“祝你成功”赠言,既有满满的期待,也寄予深情的厚望,更蕴含着成功需要辛勤付出的深刻道理。为理想而奋斗,没有止境;成功同样需要不断努力,没有终点。 沉浸在35年前的时光隧道里,自己好像真的穿越到了那年的毕业季,老师、同学活灵活现地站在眼前,欢声笑语始终萦绕耳畔。然而脑海里闪现的一个问题,又一下子把我拉进了现实,且久久陷入了沉思:假如我们重回35年前的毕业季,结果会怎样?如果记忆没错,那时的我们应该没有毕业典礼,也没有煽情的拥抱,更没有火车站台惜别流泪的情景,一切都进行得那么悄无声息。 那时的我们为何如此潦草?又何以如此匆忙?可能已经无从考证,但假如那时的我们就已经早早地意识到有的人可能一别就是一生,再见可能就是再也不见;假如那时的我们能感知未来的日子里会有同学突然离去,我们的毕业季应该会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情景,谁还想如此潦草?谁还愿如此匆忙? 假如现在的我们能够重回35年前的毕业季,我想我们至少应该有个无论隆重与否的毕业典礼,一张又一张的同学、师生合影,一本“一个都不能少”的完整毕业纪念册,还可以有一起手拉手深情地唱响《祝你一路顺风》:“我知道你有千言你有万语,却不肯说出口;你知道我好担心我好难过,却不敢说出口......” 人生没有后悔药,只怪当时都年轻。唯祝所有老师和同学健康常驻,永远年轻!诚祝母校蒸蒸日上,教泽绵长!预祝母校40周年校庆圆满成功!
作者简介:柳柏春,浙江工学院浙西分校87级工业与民用建筑学生,90年毕业后分配到施工企业上班,97年起近二十年时间都工作在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岗位上,现为浦江县建设局总工程师(2023年退居二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