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在读懂衢州中锚定青春坐标浏览:23次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24日 |
近日,衢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近300名新生走进衢州市城市展览馆,开启了一场以“青春启航·‘衢’力同行”为主题的读懂衢州“第一课”活动。这堂沉浸式“行走”的思政课,不仅让新生在触摸城市历史、感知发展脉搏中完成了对衢州的初认知,更以“校城融合”为纽带,引导他们在读懂城市中融入城市,在对接地方发展中更好地规划青春航向。
从“初见”到“融入”:在城市脉络中寻找归属 对于许多初来乍到的新生而言,衢州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如何让他们从“客”变成“主”?展览馆便是打开城市、了解城市的“文化密钥”。 同学们走进“礼迎·衢州印象厅”“溯源·衢州历史厅”“起势·南湖时代厅”“扬帆·跨江时代厅”“远航·拥江时代厅”五大主题展厅,穿梭在历史的纵深与时代的跨越中,于古老城墙的斑驳痕迹中读懂衢州的历史底蕴,从南孔文化的传承脉络中感受城市的精神内核,在现代都市的发展图景中见证城市的奋进姿态。那些复原的老街场景、鲜活的传统建筑构件,不仅是建筑专业的“活教材”,更让新生直观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与底蕴。 “在这里,我触摸到的不仅是深厚的历史,更感受到了一种蓬勃向上的动力。它让我对衢州产生了强烈的亲近感和归属感。”来自山东的黄文哲,道出了许多新生的心声。这堂课的初衷,正是要为他们播下“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种子。
从“认知”到“认同”:在美好蓝图中规划方向 同学们在实景中感悟专业魅力,沿着“起势·南湖时代—扬帆·跨江时代—远航·共富时代”的脉络,全面了解衢州的历史、当下与未来。古老的城墙遗迹、深厚的南孔文化、复原的老街场景、现代都市风貌……无不吸引着大家驻足细观,低声交流。建筑学专业的李金儒对传统建筑构件格外感兴趣,他说:“这些鲜活的建筑细节,让我们对衢州的传统建筑有了更立体的认识,也让我对专业学习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向往。”
为了让新生更深入理解衢州这座城市的底蕴与愿景,衢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杨水荣受邀,向同学们讲授衢州的城市演变历程、空间布局规划以及重大建设项目进展,解读了“一核引领、四极联动、一带和美、全域花园”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随着讲解的深入,衢州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和新时代山水花园城市的美好蓝图徐徐展开,令同学们心潮澎湃。“听了杨局长的介绍,让我们对专业学习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向往。也许有一天,我也可以用自己所学,参与、创造衢州这座城市的未来。”对于建筑学专业的新生李金儒而言,此行收获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对专业的重新定义。
当城市发展的“施工图”与自身专业的“成长图”重叠,新生们真切意识到:自己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更可能成为未来的参与者、建设者。这堂“第一课”,让新生跳出“校园围墙”,对未来的四年学习时光充满了期待,不仅以更广阔的视野看待专业学习与人生选择,也让他们将个人前途与城市的发展紧密相连。 引导大一新生从入学伊始就“走出校园、走进衢州”,是学校走好“校城融合”之路,推进培养扎根地方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探索实践。衢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负责人表示:“我们培养的学子,未来将直接参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通过亲身感知城市,不仅能激发同学热爱衢州、建设衢州的情怀,更有助于他们将专业学习与地方需求紧密结合,思考自身在未来城市发展中的责任与定位。” 从“读懂衢州”到“融入衢州”,再到“建设衢州”,这堂“行走”的思政课,让课堂知识与现实社会产生了深刻的连接,为新生们铺就了一条认识衢州、服务地方的感知通道,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珍惜韶华、奋发有为,更好地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与衢州这座青春活力之城一道成长、共创未来。(来源:潮新闻) |